據報道,為保護四合院,北京首次摸底工作完成,目前大部分的四合院因人口眾多、缺乏修繕而破敗不堪,還有一些修繕卻改作他用的四合院又因為遷走原住居民而缺少市井氣息。
  前不久,我閑住在北京,經常去南鑼鼓巷一帶轉悠,雖然衚衕還算整潔,但只要走進一些四合院,就看到院內殘破不堪,私自搭建也頗多,即便有名的老宅也是如此。看著寶貴的歷史建築這般光景,感到實在可惜。既然保護這些四合院在資金等方面有困難,有關方面能否借鑒浙江金華經驗,讓具有資質的人“領養”四合院呢?
  近年來,浙江金華市政府不花一分錢,讓老房子自己“養活”自己頗為成功。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金華在民間散落著不少歷史建築與民居。由於歷史建築的維修、養護成本極高,於是,市政府出台了相關辦法,規定歷史建築認養分就地認養和異地遷建認養。通過認養保護人申請,經文物部門對認養保護對象進行評估,有就地保護條件的,就地認養;不具備就地保護條件的,由政府提供地塊,採取異地遷建認養辦法予以保護。
  遷建的歷史建築及遺存,其土地及房屋產權歸國有,但認養保護人有最高不超過30年無償使用權。歷史建築的遷建、維護費用都由認養人自己“埋單”。通過出讓使用權,讓老房子自己“養活”自己。這一市場化操作的認養辦法,受到許多人士的追捧。
  這些頗為成功的經驗,有關方面能否結合實際借鑒?我個人認為,四合院具有獨特的建築風格,是老北京的歷史文脈,更是吸引中外游客的寶貴旅游資源,不宜遷建,而是就地認養最為妥當。認養之後,在文物保護部門嚴格的監督之下,進行原汁原味的保護性修繕。當然,認養與修繕之後,適當讓原住民遷回居住。原住民與四合院一樣,也是老北京的組成部分。
  王建國(江蘇 職員)  (原標題:可否讓民間“領養”四合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h42lhdwp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